当延迟退休遇上老花眼、白内障,如何才能不影响工作?
近日,备受关注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正式发布,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明年起施行。
此消息一出,引发了广大网友的热议,不少网友表示,“以后的办公室标配就是保温杯、眼镜盒、老花镜”,更有网友戏称,“63岁上班忘带助听器,被领导批评2小时却浑然不知”。
对于中老年群体来说,面对这样的政策变化,如何保持身体健康,特别是眼部健康,变得尤为重要。
老花眼和白内障是中老年人群中常见的眼部问题。老花眼主要是由于随着年龄增长,眼睛的调节能力逐渐下降,导致看近处物体时变得模糊。而白内障则是由于眼睛的晶状体变得浑浊,影响了光线的透过,使得视力逐渐下降,会让患者从“看不清”到“看不见”,甚至丧失全部视力。
而在当今互联网时代,中老年人群已逐渐成为互联网上的主力,他们网上购物、看短视频的热情一点不比年轻人低。所以,无论是丰富业余生活还是工作所需,他们对视近和摘镜的需求都有着很高的需求。
如何让老花眼、白内障人群,同时兼具看近、看中、看远的清晰视力呢?
这时候
有一片小晶体
还有一种先进的手术
不仅可以“摆脱”老花眼和白内障
还能把近/远视、散光等问题都解决了
它是屈光性白内障手术
传统白内障手术是把混浊的晶状体换成透明的人工晶状体,实现“复明”。但随着人们对视觉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不仅要能看得见,还要满足各种高品质生活需求。白内障手术已不再是单纯的追求复明,而是要求最大程度地提高术后视觉质量。
屈光性白内障手术是指在白内障超声乳化手术基础之上,同时植入屈光性人工晶体,为患者提供更优的视觉质量,在治疗白内障的同时告别近视、远视、散光和老花眼,实现白内障与屈光不正矫正一次完成。
选择白内障人工晶体时,应遵循因人而异的原则,并非越昂贵的人工晶体就一定适合。
1、术前与医生充分沟通
对于患者和家属来说,应向医生明确说明自己的职业、生活习惯、兴趣爱好等(比如平时爱好旅游、摄影,或者平时要开夜车、喜欢阅读看手机等)手术后是否能接受戴镜,另外也要考虑经济承受能力。
2、术前检查至关重要
无论选择哪种晶体,详细的术前检查都是不可或缺的,必要的检查有助于医生全面了解患者的眼部状况。
3、根据眼睛条件来选择晶体
在充分沟通后,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检查报告,对眼球的各项指标进行综合评估,结合患者的个体情况及生物学指标,给予选择最适合的人工晶体建议,定制个性化屈光白内障手术方案。
在应对老龄化社会挑战的过程中,延迟退休成为了一项重要的措施。然而,这一政策的顺利实施离不开对老年人健康的全面关怀。在关注老年人职业发展的同时,我们更应着眼于他们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
自2024年5月31日起,广东省医保局发布通知:人工晶体及运动医学类医学耗材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落地执行,大幅降低了人工晶体尤其是屈光型人工晶体的价格,使手术更加经济实惠。我院根据《通知》精神同步实施,让更多老花眼与屈光白内障患者受益,得以体验更好的视觉质量。
声明:本文由广东省科普教育基地、广东省眼健康协会(汕头)科技服务站、汕头市科普教育基地汕头博德眼科医院发布,文章旨在向公众普及眼科医学知识,提高公众眼健康意识与管理能力,如有疑问请联系医院客服0754——87223808。
- 出诊信息│汕头博德眼科医院下周(4... 04-02
- 科普 | 近视手术可以矫正散光吗? 03-29
- 出诊信息│汕头博德眼科医院下周(3... 03-29
- 过节不放假│汕头博德眼科医院2025.. 03-28
- 科普 | 做好视觉训练,近视防控事半.. 03-28